
全国劳模 吕国平
吕国平,男,汉族,1983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现就职于山西建投四建集团,任砌筑班组长,技师。因在各级职业技能大赛的出色表现,被授予“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技术能手”等称号。
4月28日,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山西建投四建集团砌筑班组长吕国平作为全国劳动模范在会上接受了表彰。从初出茅庐的泥瓦匠到“毫厘不差”的技术能手,再到誉满行业的全国劳模,吕国平用匠心和坚守,在砖石间书写着新时代产业工人的奋斗故事。

吕国平接受表彰前在人民大会堂前留影
1983年出生的吕国平,18岁便拿起瓦刀,跟随家乡建筑队踏入建筑行业。20余年的钻研与积累,使他练就了“一刀准”的绝活,砌筑的墙体,垂直度误差不超过1毫米,平整度如同镜面般光滑,砖缝均匀笔直,宛如精心绘制的线条。复杂造型的砌筑难题,在他面前都能迎刃而解。
晨光穿过云层,在渐次成型的建筑框架上洒下碎金。山西工人晋祠疗养院修缮改建项目响起清脆的敲击声。一把瓦刀轻盈地挑起砂浆,在砖石间划出一道银亮的弧线,随即精准落下。吕国平叮嘱工友:“眼到手到,摆放砌块时注意把控好手上的力度和放置的位置,灰缝要均匀饱满,时刻保持墙体的平整度。”

吕国平在班前会上为工人讲解质量标准
吕国平介绍说,在入职四建集团后,依托公司完备的产业工人培养与职业技能提升体系,个人技术得到精进。公司组建了钢筋、砌筑、安装等多个班组,为产业工人提供了广阔的成长平台,同时提高了劳动力调配速率,在降低用工成本、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为急、难、险、重项目提供了坚强有力的劳务用工保障,目前公司像他一样的产业工人有近1500人。

吕国平在项目一线
2022年,“吕国平劳模创新工作室”正式挂牌。他带领团队累计培养企业自有产业工人砌筑工200余人,50余名成员在各级各类技能竞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经过反复试验,工作室发明了“一种加气块墙体后埋金属架体承载装置用临时支撑架”,极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和安全性。此后,总结形成了“一种非黏土砖切割定位工具”“可调节勾缝深度、更换勾头的砌体勾缝工具”等多项“五小成果” 。这些凝聚着团队智慧的创新成果,为企业节省了大量人力成本和资源损耗,也让工作室成为行业创新的先锋。

吕国平劳模创新工作室
他同时还担任着四建集团职业技能提升管理中心的导师一职。实训楼里,“就业燃亮生活 劳动创造未来”的标语激荡人心,学员们正在分组练习砌筑、支模、镶贴等,备战今年9月份即将举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一手持测量工具,一手抚过墙体上的复杂造型,吕国平告诉学员:“砌筑的时候一定要注重细节。看,这几块砖的块拼接不够流畅,圆弧要慢慢地磨,稍有差池就高低不平,影响整体效果。”

吕国平为即将参加比赛的大学生选手作辅导
在吕国平眼里,一面墙体的成型,不亚于一场细腻的艺术创作,每道工序都是对耐心与技艺的双重考验。多次在全国赛事中获得佳绩,他告诉记者:“真正的功夫藏在平时,只有在日常练好基本功,才能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
实训楼里有一面荣誉墙,一张张照片见证了吕国平和同伴们在技能大赛中的风采以及四建集团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成果。20余人分别荣获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三晋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特别是申艳豹、申红瑞二人,在2024年全国住房城乡建设行业职业技能大赛—砌筑项目中获第一名(金牌)和第四名,实现了我省在全国一类赛中金牌零的突破。这一成绩的取得,源于企业持之以恒推进产业工人素质提升,通过构建匠心传承+梯队培养,将工匠精神融入企业发展血脉。
近年来,吕国平和四建集团的建设者们征战多个项目,他们以“毫米级精度、零缺陷交付”为标尺,将匠心刻入每一块砖石、每一道工序。其中高平神农健康城荣膺建筑行业至高荣誉“鲁班奖”;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实训楼等工程斩获山西省建筑工程质量最高奖“汾水杯”,成为行业内的质量标杆工程。
一项项精品工程不仅是吕国平和建设者们以砖石砌就的文明坐标,更是产业工人用双手筑就城乡巨变的时代强音。暮色中,实训楼里灯火通明,吕国平俯身砖石前示范,年轻学员凝神,瓦刀起落间,不仅是技艺和匠心的传承,更是新时代产业工人为山西建造品牌标注新高度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