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投动态

公司要闻

文化理念解读:“知行合一 坚韧不拔”的企业作风是山西建投铁军的精神底色,也是指导实践的行动准则。它贯穿于项目攻坚的每一个环节,体现在管理革新的每一处细节,推动企业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今天,让我们通过山西建投投规院公司的生动实践,探寻“知行合一 坚韧不拔”的企业作风如何推动绿电园区业务高质量发展。

大力发展绿色电力(以下简称“绿电”),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投规院公司新能源团队勇担使命,以“知行合一、坚韧不拔”的企业作风为根本遵循,全面投身绿电园区规划咨询实践,凭借扎实的专业技术与全链条服务能力,为全省能源革命与产业低碳转型贡献智慧与力量。

知行合一铸典范 坚韧不拔破难关

兴县经济技术开发区绿电园区项目,是新能源团队践行前端全链条咨询服务、展现“知行合一、坚韧不拔”作风的重要实践。团队以系统思维贯穿项目始终,在战略规划、技术攻坚、落地保障三大维度协同发力,以“知”定方向、以“韧”破难题,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宝贵经验。

在战略引领层面,团队深度对接省级政策导向,精准研判兴县资源禀赋与产业基础,系统开展兴县经济技术开发区绿电资源就地转化的战略规划研究,创新性提出“绿电直供”新模式,为园区注入绿色动能与发展活力。从政策解读到规划制定,从理论分析到路径设计,团队以“知行合一”的作风为项目明确了高质量转型的战略路径,让科学规划成为推动发展的“导航图”。

在项目策划阶段,团队秉持“坚韧不拔”的作风,通过全面摸排区域电网现状与新能源资源潜力,紧密结合招商引入的工业负荷特性和生产模拟、潮流分析手段,对系统接入方案进行了多维度、全时序的仿真验证与优化。在此基础上,团队提出了园区电力结构优化建议与项目建设规划和运营模式,最终高质量编制完成《兴县经济技术开发区绿电园区实施方案》,为项目的精准投资与高效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在项目立项决策阶段,可行研究、资金申报、要件办理等多个环节并行推进。团队成员分工协作、高效联动:立项阶段,完成可行性研究与投资风险评估,为决策提供精准依据;资金申报阶段,紧跟政策要求,高效编制了资金申请报告;要件办理阶段,细致打磨节能报告、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规划选址论证等材料。面对各项任务的叠加压力,团队成员坚韧不拔,精准高效地完成各项专业支撑服务,确保了项目流程的合规性与推进的高效性,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知行合一”中“行”的担当。

同时,团队创新合作机制,联合上海电力设计院、山西电力设计院、风行测控等技术机构及科研院所,组建开放式的技术攻关联盟,为项目复杂技术难题提供权威解决方案。这种开放合作的模式,既是对“知行合一”的延伸,更是“坚韧不拔”攻克难题的智慧选择。

自承接咨询任务以来,新能源团队全力以赴、精雕细琢,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克服重重挑战,助力兴县绿电园区项目成功入选山西省第三批绿电园区建设试点。这一成就,不仅标志着兴县经开区实现了从传统“资源依赖”向现代“绿色赋能”的战略性转变,更为全省绿电园区建设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范例。

因地制宜强实践 经验推广谱新篇

在兴县成功实践的基础上,新能源团队将“知行合一”的经验体系化、标准化,梳理形成“政策研判—资源摸排—技术论证—全程赋能”的全链条服务流程,提炼出“开放协同、动态优化”的攻坚方法论,以“坚韧不拔”的韧劲向全省复制推广。

针对阳曲片区项目,团队精准把握全球绿色贸易趋势,深入研究国际绿电溯源标准,这是“知”的前瞻;在此基础上,为阳曲片区量身定制“绿电专变+绿电直供”解决方案,重点攻克绿电物理溯源关键技术,确保绿色电力可追溯,这是“行”的创新。从趋势研判到方案落地,团队以 “知行合一” 的作风,让阳曲片区绿电实践与国际标准接轨,为区域产业绿色发展注入新活力。

在大同、柳林等地的项目推进中,新能源团队没有简单照搬经验,而是“知”于细节,深入分析各地的资源禀赋、产业结构、电网条件等差异;同时“行”于调整,结合各地实际对模式进行本地化深化,优化系统接入方案、调整商业模式设计。面对特殊需求,团队以“坚韧不拔”的作风反复沟通协调、持续优化方案,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展望未来,公司新能源团队将继续秉持“知行合一、坚韧不拔”的企业作风,不断强化多专业协同与全链条技术集成优势,以更加前瞻的视野、更加科学的规划、更加优质的服务,为山西省能源结构优化与生态文明建设持续贡献智慧与力量。